谁曾想当年执着于化学研究的学子,今日会成为商界的成功人士,谈到其中的经历,年过六旬的福州大学美国校友会会长林家骥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在美国的经历和故事。
留学美国别专业
现任美国校友会会长林家骥先生1969年毕业于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毕业后,林家骥先生任教于厦门大学。在17年从事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后,1985年,林家骥先生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纽约攻读博士学位。
出国,是荣誉,是机遇也是挑战和考验。初到美国,地域、文化、习惯等诸多因素上的差异,将许多困难摆在了这位异国学子的面前。而其中最麻烦的还是语言上的障碍。“我在中学和大学时代学习的都不是英语而是俄语。所以到了美国以后学习很艰难,美国的教授跟我沟通都很吃力,说到很多化学专业术语时,手都要不停地比划,常常还要画出来。”在美国,要取得博士学位需要五年的时间,而当时林先生的签证前后只办了两年。由于语言的障碍,林先生在学术上进展缓慢。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求知的欲望和交流的障碍之间,两年的时间匆匆而过。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就他目前的英文水平,想要在美国,在他的专业领域上有所建树是十分艰难的。而此时签证的到期让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成了林先生当时必须要面对的抉择!如果回国,两年前跟随他来到美国的妻子和孩子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孩子也已经在美国上学读书,家庭可以说在纽约已经稳定下来了。现在回去,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如果留在美国,那一家人的生活开销从哪里来?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思想斗争之后,林先生最终选择了留在美国。家庭的负担,现实的无奈,还是将梦想与现实拉开了一段长长的距离。“我非常热爱我的专业,非常热爱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出国的时候我带了80多斤的书。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我整夜整夜地失眠,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在事业上已有成就的林家骥先生仍然说:“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专业,是我一生的遗憾!”
艰难创业终成功
选择了留在美国,就意味着异国奋斗的开始。林先生说:“当时我们连住的地方都很成问题。为了解决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我选择了下海经商。”就这样,林先生和他的妻子,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钱在纽约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中国餐馆。“当时除了我和我的妻子,店里只雇了两名员工。”在没有化学的日子里,林先生为了一家的生计起早贪黑,奔波劳碌。事无大小,不论是简单粗重的体力活,还是订货签单,林先生必亲力亲为。在赚到了第一桶金之后,林家骥先生又继续投资餐饮业,最终在纽约拥有了好几家大型的餐馆。“在中国,麦当劳,肯德基到处都是,我们中国人很爱吃。可是在美国,他们就爱吃我们的中国菜。我们的餐馆开到哪,那里的麦当劳和肯德基生意就难做了,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林先生自豪的说:“我们中国人在美国经商,成绩还是很不错的。我们福州人的餐馆和温州人的超市打败了美国人的餐馆和美国人的超市!”现在,林先生已经组织了一支以中国人为主力军的高素质建筑团队,将生意重心转移到了地产业。
旅居美国二三事
二十几年的美国生活让林先生对美国也有了一定认识。林先生称赞说:“美国的科研氛围很好,那里聚集了来自不同国度的许多人才。”众所周知,美国有着深刻的种族歧视土壤,种族歧视的问题在美国依然突出。就这个问题,林先生说:“美国政府正在尽量提倡种族和谐。他们努力让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在美国都能够受到平等的待遇,并将维护种族平等付诸法律上的保护。现在在美国,如果你冲着一个黑人叫‘黑鬼’,那么,不好意思,你也许就会受到控告,并且受到警察先生的拘留。”
对于中美的教育,林先生说,我们中国的学生很会读书,考试也在行,即使是在美国,我们中国学生的成绩也是一流的。但是我们中国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适应能力相对来说也差些。美国学生读书比不过我们,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比我们强。很多美国学生,他们中学毕业就会修汽车了。较之中国父母而言,美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没有我们中国父母那样心切。这也是导致中美学生差异的原因之一吧!”
“美国的环境很好”,他说:“跟你说你都不相信,在纽约,市场上基本没人卖热水壶,因为纽约的水可以直接喝,很干净。有一次,纽约出现了一个谣传,说纽约的水质有问题。当时,纽约市市长就在电视上,当着全市人民的面直接喝纽约的自来水,向全市人民保证纽约的水绝对没问题。”美国不仅环境好,而且也很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林家骥先生还说了一个很有趣的事。他说,有一次他去长岛钓螃蟹。河里的螃蟹很多,一会就钓到了很多螃蟹。“后来一个路过的女学生看见了就报了警。”林先生说,他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上了法庭。“知道为什么吗?不是因为我钓螃蟹,而是因为我钓了有卵的母螃蟹!”林先生笑着说:“当时我钓了7只。念在我是初犯,法官只罚了我50美元。但是这件事要记录在案,以后再犯,就按有卵母螃蟹的数量收取罚金。”
身别故土心牵挂
中年离家,久居海外。二十余载沧桑巨变,深深的震撼着这位重返故土的游子的心。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年他出国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很贫穷落后,而现在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而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是我们的祖国,还有我们的学校。回忆起当年在福大求学的情景,这位年过六旬的老校友说:“我对老校区的感情很深,前两天还在那里见到了我在福大读书时的老师,还有一些同学。福大的发展真的很快。我在福大读书的时候,条件很艰苦,我们边学习,边建校。当时的路都是泥土路,连食堂都是用竹子搭的。那会儿,我们还赤脚上学,不像你们今天这么幸福。当时,就四个字,‘艰苦奋斗’!”如今福州大学旗山新校区拔地而起,科研和教学水平都在飞快的进步。“我在美国也经常关注我们福大的发展,经常留意一些权威部门发布的关于中国高校的综合实力排名。”看见福大的排名逐步前进,福大的博士点和硕士点越来越多,林先生激动的说:“我为我们福大的成就感到骄傲!”据了解,今年汶川大地震后,福州大学美国校友会自发组织起来为灾区人民捐款。林家骥先生和美国校友会秘书长卢叆仪女士亲自将捐赠所得送往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并受到了总领事彭克玉大使和教育参赞艾方林的接见和宴请;他还多次向母校慷慨捐赠,虽然身在海外,但林先生的爱国和爱校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对于当今大学生,林家骥先生觉得应该要形成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所深入,而且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许多领域都能够有所知晓,走出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在校期间多与社会接触,多做市场调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在毕业后尽快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一个在美国创业成功的范例,林先生认为大学生创业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大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科研、教育等工作,可以在此基础上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甚至可以经商或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各尽其能,在社会大舞台上尽情的施展自己,为社会多做贡献。林先生说:“年轻人要勤奋,要敢于吃苦,勇于开拓,即使跌倒了也没有关系,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这是他在奋斗历程中最宝贵的收获之一。
潘偲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