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事迹
  首页   校友风采   校友事迹   正文

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化工人——记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校友杨鸿耀

信息来源:暂无发布日期: 2013-09-04浏览次数:

    杨鸿耀,196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工系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后分配到福州二化聚氯乙烯车间工作,1974年定居香港至今。1988年他创办了新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之职,并兼任福州市政协委员,福州市海外联合会副主任委员,福州大学香港校友会荣誉会长,福州大学兼职教授,福州十邑旅港同乡会副监事长,旅港福建商会理事等职务。他凭借真才实干和优良服务,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和嘉奖,并于2011年获得特区政府表彰,荣获香港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并多次受到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的接见。
稳扎稳打,锤炼能力
    杨鸿耀,出生于小商户家庭,主营卖酒,父亲早年便到香港行船,很少回乡。靠着父亲行船和卖酒的钱,养活了杨鸿耀六兄弟姐妹。艰苦的条件,锤炼了杨鸿耀坚韧顽强的性格、勤俭节约的秉性,他珍惜学业,刻苦努力,1964年考入福州大学化工系。他的辅导员李志达老师介绍说,杨鸿耀在校期间为人热忱、待人诚恳,十分热心社会工作,是个有主见的好学生。1969年,杨鸿耀参加了二化教改小分队,随同王良恩、李志达等老师到福州第二化工厂学习知识与技术,跟着工人操作设备。王良恩老师回忆说,杨鸿耀做事认真,表现出色,擅长宣传工作,由其执笔撰写的小分队工作总结《七十年代第一春》原封不动地发表刊载在1970年元旦的福建日报上。平时他喜欢听老师们聊天,他认为能和老师们住在一起,并朝夕相处是十分难得的机会,可以从老师们的交谈中学到许多生活常识,有利于增加社会阅历。
志存高远,背井离乡
    毕业后,杨鸿耀便顺理成章地继续在第二化工厂工作。由于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在政府的计划经济下,工资由公家分配,大学生没有因为学历高而受到较好的待遇。虽然工厂里的工人第一年的工资是每月四十七元,到了第二年涨到五十八元左右,杨鸿耀认为继续留在这里,以后也不会又太大的发展空间,加上当时,很多福建人都会去香港工作,例如杨鸿耀的父亲,选择行船做水手便是其中之一。眼见父亲和其他乡亲外出谋生,每次回乡都会带回大量的金钱和生活用品帮补家计,杨鸿耀对外面世界充满兴趣,于是决定前往香港奋斗,希望闯出一番天地。恰好杨父即将退休,1974年的秋天,他便申请去港替补父亲的职位空缺。
艰苦创业,勇于拼搏
    初到香港,杨鸿耀感到并不习惯。在内地时,由于政府分配工作,每个月都能领到固定工资,房屋租金只需两三元,生活无忧无虑,就算生病了,都有医生诊治,而且不用付钱。在香港,生活便没有了保障,内地大学学历在这里没什么用,只能做一些粗重的工作。杨鸿耀说:“你做一天工作就拿一天的工资,没有人担保你明天也获得工作。”虽然当时杨鸿耀住在东边街,与堂叔毗邻,但感觉既孤单又孤独。他开始怀念以前的生活,曾想返回大陆,但凭借着坚持与努力,他开始外出工作,慢慢赚了钱,生活也渐渐好转,便逐渐打消了回乡的念头。
    他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当时位于青山公路的乐安排海水化淡厂做杂工,当时一天的工资为二十几元。他来香港的时候完全不懂广东话,但在化淡厂里工作,语言并不是很大的障碍,因为承包商大多是华侨,工人也来自五湖四海,因此都以普通话沟通。不过,杨鸿耀深感,若要融入本地生活,必须学习当地语言,于是他便抓紧时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广东话。
    之后他还在塑胶厂做包装,在钟表厂工作。白天他努力工作,晚上就到夜校上课学习英文。后来经一位乡里介绍,他到新鸿基集团旗下的康业服务有限公司,当大厦管理员,这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有一次,大厦的住客投诉住宅缺自来水供应,但当时已经夜深,工程师最快要第二天才能工作。杨鸿耀便亲自视察,由于出生于化工系,他一眼便看出是水泵出现故障导致水压不够,使高层住宅没有自来水供应,于是亲自将水泵修理好。第二天,当工程师来检查时,发现水泵已经修好,便向经理大赞杨鸿耀能干。杨鸿耀慢慢发现,他的才能在这里能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因为大厦一般的水电问题,对他来说都不难解决。渐渐地,他便萌生创业的念头。后来一个乡里介绍他承接大厦的管理工作,杨鸿耀便踏上了创业之途,慢慢生意愈接愈多,最终在1987年创办了新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在杨鸿耀的有力领导下,大厦事业稳步发展,从最初的一幢到十幢、二十幢,到现在最少管理过百幢。他指出今天的成就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一步步走出来的。他认为经营公司的理念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要有真才实干。如果没有能力,没有技术,没有知识水平,就无法成功,更无法上升到一定的层次。第二,要勤奋,要努力。杨鸿耀的父亲是水手,并没有什么资金可以帮助他,一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他曾经三更半夜没水没电就起床,和技工一起工作。他表示,工作需要靠自己亲力亲为,不可能你坐在这里,就会有生意送上门给你。他从事大厦管理服务行业到现在,已经超过二十五年,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工作而成功的。
心系桑梓,情系母校
    作为一位社会贤达,杨鸿耀还时常挂念家乡,关心教育,热心公益,特别是对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赤子之心,爱校之情。在其担任香港福州大学校友会理事长一职时,他广泛联络香港校友,加强香港校友会建设,为扩大母校在香港的影响等方面作出不少贡献。
他虽身处要职,远居香港,仍时刻心系母校,多次返回母校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积极与广大师生一起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出谋献策,并慷慨解囊。他一手创立并担任香港福州亭江中学校友会会长,捐助图书馆于母校。2012年又成为香港福州马尾联谊会首任会长。
    2003年,福州大学建校45周年时杨鸿耀捐款50万元。2008年福州大学建校50周年之际,杨鸿耀为母校捐款200万元,为褒奖其捐资助学的义举,福州大学将第一学科群6号楼命名为“杨鸿耀楼”,这是杨鸿耀先生关注福州大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为迎接福州大学55周年校庆,杨鸿耀还带领众多校友为母校捐赠了价值55万元港币的芒果树。并在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设立“杨鸿耀奖教奖学金”,用于奖励化学化工学院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以及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                                                                                                                              本科生与研究生。
    杨鸿耀的奋斗经历以及他身上的拼搏精神,呈现了福建人在香港奋斗谋生的故事,他的经历证明了,只要有真才实干,最终亦会成功。他的善举也体现了福建人的精神——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相信在杨鸿耀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福大学子定能珍惜大学时光,学好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也定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成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