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兰德明从三明市委副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他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去企业搞经济,要么去做点社会工作。前者收入颇丰,后者无私付出。兰德明最后选择到无职、无权、无待遇的三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当主任。 "我有四个理由:一是对钱从来就不是看得很重;二是长期分管关工委工作,有感情;三是来自农村,特别能理解农村特困孩子的苦处和求学愿望;四是觉得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德无量。"他这样说。 根据调研,兰德明发现,关工委以往开展助学活动,面太广、重点不突出。他说:"我们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民政部门。我们的助学对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小学涵盖到大学。助学重点要转移,助学机制要创新。要把钱集中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特困高中和大学生。" 看准了就干。他带着同事们,把资助三明九中"宏志班"和品学兼优的特困大学生作为切入点,进行探索。为了募集助学资金,兰德明与同事们,奔波于企业、单位、社会各界之间,向他们介绍贫穷但有志的孩子们的困境,发动奉献爱心。经过努力,三明市林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捐献了36万元,用于"宏志班"48位特困生高中三年的生活费和奖学金。此外,从2002年开始,三明市关工委每年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1.5万元,资助2002级"宏志班"的孩子。 在关工委工作6年,兰德明与同事们通过多渠道筹集助学基金、结对帮扶等活动,共助学3.4万多人,金额达570万元,奖学奖教6万多人,金额达420多万元。他自己从退休金中拿出一部分,资助贫困学生。 "有一次,我们通过'心手相牵'国际项目,筹集了十几万元建设了一个乡镇幼儿园,幼儿园小朋友们竟然集体创作了一幅长画送来,看着画,我们像孩子一样开心。"兰德明觉得,这样的社会工作,虽然累点苦点,但很有意义。 这些年来,兰德明多方求助,积极争取三明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改善了关工委的人员、编制、经费、办公条件与用车等问题;写了一批质量高、针对性和指导性强的调研报告,如2002年的《形势喜人,任重道远》调查报告、2004年的《三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调研报告》等,得到了省、市关工委的肯定……2005年,他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