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大校友罗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成为福建省第503例、三明市第37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罗星,女,中共党员,福州大学经管学院2019级(2023届)则徐人才实验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前三年累计综测排名4/46、累计绩点排名8/46,大学期间获得校综合奖学金一等1次、二等2次、三等3次。大学四年持续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学生秘书、年段党建段长多项职务,获得过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校优秀共青团员及党员服务之星等奖项。

“乡村”一直是罗星心中最为惦记的词,她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从城镇的高中考入福州大学。也始终盼望着回到乡村,反哺乡村。“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高中第一次听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时她就将这句话牢牢记在心里。这一记,就是好多年。毕业后,她毅然决然选择赴基层就业。“我期望自己的行为能对得起党员的身份,无愧于自己面对党旗立下的誓言。”大学期间,她便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工作后,她扎根基层协助村支书开展工作,为村民排忧解难。工作之余,她投身公益事业将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大二,罗星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活动现场,她看到了中华骨髓库的宣传资料,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患者的生命能够因我而延续,这将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情。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登记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当时只是觉得随手做了一件好事,就像把一颗种子悄悄埋进了土里,希望有一天能枝繁叶茂,为他人遮风挡雨。”
2025年年初,当罗星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时她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十万分之一的概率的生命奇遇竟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当工作人员询问她的捐献意愿她没有丝毫犹豫,从一开始的“有点懵”到确认配型成功的“小开心”,救人的梦想开始具象化。爸爸的支持,妈妈的理解与支持,弟弟的加油打气,各方的善意响应让她更加胸有成竹地面对未知的挑战。2025年4月14日,罗星签署捐献同意书后,在现场与其他捐献者交流中捐献者乐观松弛的状态鼓舞了她。
罗星观摩福建省第502例捐献者柳铨坤采集造血干细胞,四天七针的“动员剂”注射为顺利采集做好了准备。4月17日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医护人员启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提取出罗星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四个多小时的循环过程里她仿佛看到患者的生命之花慢慢绽放。
捐献者采集结束后,罗星收到了患者的亲笔信,娟秀的字迹里透露着满满的感激。“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不求回报的纯粹善意,真的有人愿意为陌生人付出如此巨大的爱与勇气。”“我们真的很有缘,可以匹配成功,也很开心,能够帮助到你。希望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光明灿烂,万事胜意!”罗星希望受捐者能够带着这份爱心,重新开启美好人生。罗星最后说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捐献技术越来越成熟。希望大家能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救助他人的一份潜在力量,平凡的你,也可以做了不起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