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福州大学2008届社会学2班校友在毕业十周年之际,回到母校参观游览,与昔日师友共叙旧情。
上午十点左右,校友们在福大新区东门集合。毕业十周年后班级重聚,昔日的同学充满热情地合影、拍照。天气晴好,校友们穿过校园小径,目睹了母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前啊,这里是一片荒地,到处是猫猫狗狗,还有牛和猪,我以前经常在这里丢自行车。现在这里变成了现代化的图书馆和美丽的草坪,感觉变化真大!”一位校友说道。
校友参观了母校的阳光园和图书馆后,齐聚北门餐厅与社会学系的甘满堂老师等老师共进午餐。离校十年,校友们也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一番成就。无论是选择留在高校,或是进入政府部门,亦或是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每个人走出去都成为了福大的一张名片,带着属于母校的记忆。
下午,老师与校友在人文学院院办102举行座谈会,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郑志刚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在观看了毕业纪念视频后,郑志刚副书记、甘满堂、姚玲、钟伯清和董海峰老师分别致辞,他们介绍了福州大学与人文学院近年来的发展状况。郑志刚副书记表示:“人文学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希望校友们多回家看看老师,多联系常来往。”
甘满堂老师十分关心同学们的情感生活,他诙谐地说道:“希望同学们里的‘黄金王老五’要多抓紧一下!” 董海峰老师现场朗诵的她所写的关于成长主题的诗歌掀起了一阵高潮,赢得了一片掌声。校友们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交流毕业后自己的生活经历,回忆大学生活的酸甜苦辣。
为了感谢学校培养之恩,校友向学院赠送了由名家所题的书法作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文学院培养了我们,我们作为桃李,也要回报学院。”曾经的班长江小敏说。一位校友表示:“出了学校,才发现母校的平台是多么重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得以有更好的机会。”
人文学院供稿,学校校友会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