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照,福州市福友产学研交流中心组织的校友文化之旅正式启程。为期两天(9月14日至15日)的“寻味古道贡茶,探源东方理学”文化行,在闽北的青山绿水之间徐徐展开。校友们不仅品味茶香、感受文脉,更在交流中深化情谊,共筑美好回忆。
原校党委副书记张星、校友及基金会工作办公室顾问程玉敏、校友及基金会工作办公室主任、校友会副会长叶青,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许志铭、福州市福友产学研交流中心顾问娄东生、名誉会长陈启德、会长石乃珊,秘书长苏春水以及30多位理事校友参与本次活动。

福州大学校友会南平联络处(含武夷山校友、建瓯校友)为本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南平联络处召集人黄勇波、联络人邓建明,以及武夷山校友召集人柯荣峰、联络人齐孝斌,建瓯校友联络人张恩春等十余位当地校友提前筹备,热情接待,确保了行程的顺利与温馨。
以“互联互通”为宗旨,福州市福友产学研交流中心始终致力于搭建校友之间叙旧合作、共谋发展的桥梁,并积极拓展文化深度与产教融合之路。继此前《走进特色产业生态》系列活动获得广泛好评后,本次特策划闽北文化之旅,引领校友深入“双世遗”武夷山,体悟朱子理学的千年传承,品鉴贡茶的醇厚底蕴。

午后时分的五夫镇,兴贤古街青石斑驳,校友们在此感受朱子治学育人的遗风。“朱熹在五夫镇生活近五十年”,伴随讲解,大家漫步于千年古街,在“过化处”牌坊前静静伫立,仿佛仍可听闻昔日理学的研讨之声。
紫阳楼前,朱子手植古樟依然苍翠。在导游的引导下,校友们积极探讨“格物致知”的哲学内涵,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若说五夫镇藏着理学的“魂”,那建瓯的铁井栏历史文化街区,就装着建州古城的 “烟火气”。第二天下午13:30 的街区,老铺子的木门吱呀作响,校友们刚踏进街口,就被这份 “活” 的历史勾住了脚步。
尚书井旁,“福禄寿喜”四孔井口和明代石刻令人称奇,不少校友亲手掬饮清冽井水,感受古今生活的联结。铺有“铜钱石”图案的街道,更引起大家对传统文化与民间智慧的赞叹。
参访武夷山香江茶业有限公司(曦瓜茶厂)期间,校友们一路参观茶文化博物馆,再到生产车间的参观,校友们深入了解岩茶采制工艺,体验从采摘到烘焙的全流程,对茶人的匠心精神有了更深体会。
在成龙茶业,宋代点茶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茶筅搅动、沫饽作画,这一古老技艺展现了茶文化的精粹,校友纷纷尝试,进一步领略了闽北茶文化的深厚底蕴。

行程途中,车上互动与直播交流让欢声笑语不断。参访校友企业武夷畜牧公司时,柯荣峰董事长(兼任南平联络处副召集人)不仅带领大家参观“世界猪文化馆”,还分享了产业与文化融合的创新理念。
当晚聚餐晚会气氛热烈,南平联络处召集人黄勇波一曲《往日时光》赢得阵阵掌声,娄东生顾问演唱的《天边》亦仿佛将白天的山水茶田融入旋律,温暖与感动洋溢其间。在天添食品公司,黄勇波会长带领校友参观园区,体验生态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在他带领参观园区和讲解下,校友感受了食品产业与生态景观的特色结合方式,刷新了对食品公司经营的认知——没有冰冷围墙的厂房,只有用心用热爱打造的园林景观区。
随后举行的座谈交流会中,福州市福友产学研交流中心与南平联络处共聚一堂,就校友工作开展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继续推进“文化+产业”融合的活动形式,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切实为校友搭建资源共享、情感联结的平台。就像一位老校友说的:“咱们校友会,不只是‘聚一聚’,更要‘干实事’—— 既能传承文化,也能帮校友们搭平台,这样的相聚才更有意义。”

随着大巴驶回福州,此次文化之行圆满结束。校友们带着茶香、影像与暖心的回忆,更坚定了对母校情怀与文化传承的认同。
这趟旅程,校友们走的是文化路,品的是岁月茶,聚的是同窗情。未来,福州市福友产学研交流中心将继续组织内容充实、意义深远的活动,诚盼广大校友共同参与,一起行走更远的路,书写更动人的故事。